一边千方百计退林还耕,一边处处刁难联合收割机下田,这是怎么了?
近日,正值小麦成熟季节,有着中原粮仓美誉的河南,也进入收割期。
但是前脚,几百辆收割机在高速收费站被阻,迟迟下不了高速;
后脚,接连几天阴雨连绵,一拖再拖后,最终酿出“大祸”。
亩地几乎颗粒无收等不到收割机的农户,心情变得极度压抑。因为地里的小麦开始发黑发乌,很多已经开始在发芽!
5月28日,河南驻马店的姚先生发布了一条视频,视频内容让人看得直心疼。
亩麦子,等不到收割机,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,开始发霉,几乎颗粒无收。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!可是姚先生的小麦,辛苦大半年,竟然什么也没收到!
作为曾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孩子,我仍记得这样一幅场景。
因为大风大雨,成片的几近成熟的麦子被打趴在地上。
爷爷看着那块地,凝着眉头,重重地叹了口气,我能感受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难受和无奈!
倒伏在地上的麦子,尚且让人心疼会减产,就不要说几乎全霉掉的麦子了!
一年到头,施肥、浇水、打农药,都是辛苦活!姚先生的大半年的辛苦都打水漂了!
能不让人痛吗?
多户遭遇黑色麦浪不仅仅是姚先生,还有很多其他农民老乡表示,自家的麦子也发霉了!
金色麦浪,都变成了黑色麦浪!
细看麦穗,仿佛是被火烧过一样,让人看了甚是惊讶!
为了减少损失,尽量保留住一点收成,有农民已经开始抢收。
四天阴雨天后,麦地里一片积水,收割机直接在水中作业!
因为潮湿、水汽太大,麦子粘成一团,根本打不出麦粒。只有搅成一团的麦“疙瘩”。
更让人感到恐慌的是,万一这不是一例两例呢?如果这是千百户人家的普遍现象呢?
下不来的收割机中原腹地,粮仓大省,怎能有失?每年的粮食收成,是国家生计的根本。
除了4天阴雨,看似是天灾,难道一点人祸都没有吗?
据媒体报道,从5月起,各地联合收割机赶赴河南进行收割作业。
但是高速收费站因手续不全为由,阻止收割机下高速,于是几百辆收割机齐刷刷地滞留在高速路上!
现场照片让人看了触目惊心!
他们明明知道正值夏收芒种时节,没有几天就要进入雨季!却愣是拖到到5月底,才开始解决收割机滞留问题!
粮食收割,这么大的事情,耽误得起吗?几百辆收割机,要影响多少亩麦子的收割?有关部门作出决定的时候,有没有考虑过特事特办,准予绿色通行?
人可以在高速上等,但麦收等不得,必须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抢收完毕!
现在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,农管部门又做了什么?这种拖延阻碍,完全影响了粮食安全!
农管部门既然主管粮食安全,就应该有所行动,积极推动农机下乡,这是他们该做的分内之事!
无脑评论惹人痛视频令人痛心,有关部门领导的做法令人痛心,而评论区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无脑评论更让人心中难受!
有人说:“为什么不能给它支个大棚挡雨?”
原谅这位网友锦衣玉食,不知人间疾苦。除了种菜能盖个大棚,麦田都是连片种植。
一亩地多平方米,10几亩地,就0多平。对姚先生而言,他的亩地,有足足40万平方米,搭棚子?
一望无垠这词,就是发明出来形容土地和农田的!走出城市,多看看大自然吧!
此外,竟然还有人建议农户雇人,一亩地雇10个人,管顿饭,给元劳务费,半天完工……
说实话,一亩地小麦产量也就斤左右,按当前价格,总共就收入多一点。
再刨去农户的种子、施肥、浇水和人工等成本,到手也就几百,给元,没准儿还倒贴呢!
一亩地能赚多少钱网上有一张热传的图片。图片里详细说明了一亩小麦能赚多少钱。
计算一通后,发现一亩地净利润只有1元。1元下方还备注了一行字:“还好,没赔!”
虽然计算稍显粗糙,但基本可以反映出一个事实,那就是:农民辛苦大半年,根本挣不了几个钱!
而生活的成本却在不断增加、上涨!
为了讨生活,有些农民不得已,直接割青贮,卖给养殖户,一亩,能多拿点钱。
于是有人批评农民不顾国家粮食安全,只会图个蝇头小利。但是他们不多卖些钱,又怎么生活呢?
要想改变这种状况,首先就应该提高粮食价格,而不是让农民饿着肚子干活!
如今看来,割了青贮,总比烂在地里强!像姚先生这些农户,他们的损失如此惨重,谁会对此负责?
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农户损失了,还影响到国家粮储!
应该对有关部门追责,对农户进行部分赔偿。
粮以民为本,粮以稳治国,粮以饱为战,粮以备为储备。粮食抢收阶段,应该最大程度地维护农民的利益!
结语粮食安全,是国家安全之根本。
正值麦收季节,收割机迟迟无法下乡入地。很多农户错失最佳收割机会,最后惨遭阴雨天气的侵袭!
新麦发霉,不止是天灾,还有人祸!但凡威胁到粮食安全的,都应该严查、彻查,追究刑事责任。
#河南连下4天雨成熟小麦发霉发芽#